2008.06.19
《南方日报》2008年06月19日稿 大小非问题是当前困扰中国股市的一个*主要问题。为缓解大小非减持的压力,今年4月20日中国证监会紧急出台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但从《指导意见》出台近两个月的执行情况来看,《指导意见》除了让宏达股份等几家公司的几名大小非股东蒙受不白之冤之外,对于缓解大小非减持压力并无太大的作用。虽然《指导意见》规定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但面对大小非的“缩量减持”与“过桥减持”,《指导意见》的规定形同虚设,这两个月里,证监会、沪深交易所在解决大小非问题上的努力基本上都是白费了。
就在管理层面对大小非问题束手无策的时候,6月18日,三一重工的控股股东三一集团的一纸减持承诺,无疑给整个市场带来了喜讯。三一重工是2005年股改时*5656家成功实施股改的公司,根据股改时“锁一爬二”的安排,今年6月17日是该公司股份正式进入全流通的日子,这也意味着中国股市全流通时代的正式到来。不过,6月17日当天,三一重工的股票因重要事项未公告而全天停牌。当天晚上,三一重工发布控股股东三一集团减持承诺公告,三一集团就其持有的三一重工股份减持事宜作出特别承诺:一、三一集团承诺于2008年6月17日解禁上市流通的518,126,188股三一重工股份,自2008年6月19日起自愿继续锁定两年。二、自2008年6月17日起两年之内,若三一重工股票二级市场价格低于2008年6月16日收盘价的两倍(即55.76元/股),三一集团承诺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所持有的前两年已经解禁的三一重工股份。
自愿将解禁的上市流通股份继续锁定两年,这对于目前处于困境中的中国股市来说,无疑是一大义举。它让投资者看到了中国股市解决大小非问题的希望。本来,就是根据“锁一爬二”的安排,面对“爬二”的解禁压力,股市已经是不堪重负了。如果再面对“锁一爬二”期满后,类似于三一重工这样全流通的上市公司出现,这对于目前的股市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股市承受的大小非减持压力将会更大。三一集团在所持三一重工股份全部可流通的情况下,自愿增加两年的锁定期,这无疑大大减轻了该股票上大非减持的压力。如果其他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们也都能向三一重工的控股股东学习,那么,大小非问题的解决也就容易多了。(作者 皮海洲)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