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9
《*5656财经日报》6月18日稿 在沪深两市全流通时代的开幕之日即昨日,作为“领衔主演”的首只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股三一重工却为何以停牌方式“缺席”?三一重工今日公告的控股股东三一集团一纸承诺揭开谜底:三一集团自愿将已经获得流通权的股票再锁定2年。
开创诸多股改先河的三一重工,在进入全流通时代后,为上市公司全流通后的“大非”持股行为竖立一个值得仿效的“标杆”。
以再锁定维护股价稳定
根据公告,三一集团承诺,对昨日解禁上市流通的三一集团所持518126188股三一重工股份,自明日起自愿继续锁定2年;自昨日起2年内,若三一重工股票二级市场价格低于6月16日收盘价的2倍(即55.76元),三一集团承诺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所持有三一重工股份。
除公告中的相关内容外,三一重工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赵想章昨日下午向媒体介绍相关情况时表示,三一集团还承诺,未来两年内若三一重工股票二级市场价格过低时,将通过申请获得要约收购豁免权后在二级市场增持,以维护股价稳定。
对于什么价位将触发三一集团增持,三一重工和三一集团未明确约定。赵想章说,三一集团的增持承诺主要是为稳定三一重工股价,增持涉及很多方面,增持价位将通过“整体的判断”确定。
对股民担心全流通后大股东会大量减持三一重工的忧虑,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曾表示:“三一没有任何理由减持。”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表示,之所以确定低于55.76元为不减持价位,并非说明三一重工近期将有重大项目运作。这一价位只是三一集团根据业绩作出的判断,表明对三一重工的前景充满信心。
或成全流通后“大非”标杆
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改方案获得通过,成为“股改*5656股”。送股加派送现金的“三一模式”后被普遍采用,三一重工成为“股改风向标”。分析人士认为,三一集团在三一重工全流通后立即抛出自愿锁定的承诺,将为其他上市公司全流通后的“大非”持股行为树立榜样。
“我们希望,这样的方式能够成为全流通时代到来时的一个典范,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向文波坦言。
三一重工是沪深两市*家股改限售股份全流通上市公司。根据股改约定,2006年6月19日即股改后一年,三一重工部分限售股允许上市流通,首开两市限售股流通先河。随着其他上市公司限售股陆续可流通,限售股解禁和减持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近来股市大跌过程中,投资者对“大小非”减持的恐慌不断。
向文波认为没有必要恐慌,尚未出现可能制造市场恐慌的大股东抛售行为。不过,光解释没有用,大股东必须要用行动证明,让市场吃下“定心丸”。“(三一集团)就是希望能够作出一个表率,通过(控股股东承诺锁定)这样的行为,以倡导大家共同关注中国的资本市场,一起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向文波表示。
德源投资的分析报告认为,很多人把股市下跌的矛头指向“大小非”减持,但相关数据表明“大小非”很难说是“主犯”。以三一重工为例,其部分限售股自2006年6月19日率先开始解禁以来,“大小非”共减持股份数量占总股份比例不到3%。就股改形成的“大小非”而言,整体减持数量相当有限,沪市每月减持股份总量占交易总量比例的算术平均值仅0.44%,深市截至4月平均每月减持股份总量占交易总量比例为0.538%。
分析人士认为,在市场对“大小非”减持非常担心的背景下,三一集团的承诺为“大非”减持竖立标杆,无疑是利好。 (刘浪)
下一篇: 三一集团的承诺具有全局性意义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