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8
穿上较好的西装,打上精致的领带。11月2日,期待已久的王本枝前往辽宁省政府人民会堂。作为“2010年度高技能人才”的获得者,王本枝接受了辽宁省副省长许卫国的颁奖。在此次颁奖盛会上,他还同时获得“国务院特殊用户津贴”,在辽宁省9位入选人员中排名*5656。年过不惑的他迎来了事业的**时刻。
■200台设备,30吨焊条
2005年7月,正是三一重装成长之初,公司广纳贤才,王本枝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一干就是6年。
2005年底,公司发展速度迅猛,开始批量生产并大规模招聘,王本枝自然而然地成为“元老级焊接骨干”,每一样新品他都亲身上阵。从*5656台EBZ160,到*5656台“世界*5656掘”的EBZ318H,经他焊接的设备多达200台,用过的焊条少说也有30吨。积攒了二十几年的技术和经验,在三一的发展平台上得到了*5655发挥。
“没人能撵得上我”,王本枝自信地说。拿本体来说,在完全保障质量的条件下,王本枝一天能焊两面,这让其他人可望而不可及。
2006年,王本枝接手焊接EBZ200H履带架,在操作中,他发现原有的焊接方法容易焊出接头,一对履带架上就有6、7个,光打磨都要花费两个小时,耽误时间不说,外观也不好看。
“一定有更好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本枝经常摆弄图纸,用了一周时间研究出一次成型的技术,既美观,效率又高。他也因此成为公司首批免检员工和年度“岗位标兵”,其焊接方法也成为“标杆”,在公司广泛应用。
■从“王师傅”到“王老师”
说王本枝是焊工界的“老师”*不为过,在他职业生涯的20年间可谓“桃李满天下”。2009年3月,凭借丰富的带岗经验,他正式调至实训科做焊接指导老师。
初到实训科,刚好赶上生产任务紧、人员不足,需要实训学员尽快上岗。为了挤出充足的时间夯实基础,他连续一个月每天加班到晚上8、9点,甚至放弃假期,对学员进行强化实训。
“尽管时间紧,但基础还是得打好,不然以后养成不好的习惯就出不来好活儿。”王本枝认真地说。为了培养出众的焊接能手,王本枝根据学员不同基础制定专门教学方法,遇到学员有问题就手把手相教,毫不吝啬地传授全部经验。
就在记者与王本枝交谈的过程中,不时有学生拿着图样来提问。面对那些年轻的学生,王本枝更像是个慈爱的、望子成龙的父亲。“得意门生”韩子明就把自己的一切成绩都归功于师傅王本枝,他说:“师傅的出现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我的未来。”
至今,王本枝已在三一重装培养和指导了近300名焊接学员,其中多数成为各车间的焊接骨干。(吴婉莹)
下一篇: 路甬祥:三一是世界工业制造的骄傲
0条评论